玉田县以优化政务服务为突破口,着力打造标准化、集成化、高效化、便捷化、透明化的服务体系,全面营造公平透明、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
扎实推行“标准化”
实现“同标准办理”
该县全面落实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严格按照上级相关要求落实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工作,确保实现“一单在列、单外无单”,同时动态调整行政许可、行政备案事项清单,坚持“一张清单管审批”的标准化要求。梳理完善政务服务事项“五级N同”实施规范,进一步压缩审批自由裁量权。对目前承担的172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流程再造,梳理业务指导规范,印制了50余项高频事项办事指南和标准卷,对事项名称、法律依据、提交要件、审批流程、审批时限、收费标准等内容,逐一细化明确,并配置了审批流程图,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了一目了然的模板范例。对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全力保障同一事项线上和线下标准一致;申请和受理、审核标准一致。
系统推进“集成化”
实现“一次性办好”
依据事项关联度、办理量、复杂度等因素,对服务窗口进行科学合理规划,设置了“综合受理区”“企业开办专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区”和“快捷即办区”,同时开设“企业开办综合受理窗口”,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集成服务。积极与住建局、市监局、税务局等单位沟通协调,建立联动机制,推动企业开办等5项涉企事项、新生儿出生等8项个人事项“一件事一次办”。
积极推进并联审批,形成阶段牵头单位敲钟、协同单位及时响应的模式,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立项、用地规划、工程规划、施工许可模拟审批,比市级要求缩短5-10个工作日,实现了社会投资“一次办”施工许可。对社会投资一般新建工业项目、新建标准化厂房、仓储类项目以及社会投资新建公建项目全部实现“拿地即开工”或“承诺即开工”。今年以来,该县共有13个项目完成、3个项目进入“承诺即开工”审批程序。
着力推动“高效化”
实现“135办结”
严格执行简单事项1日办、一般事项3日办、复杂事项5日办的“135办结”制。今年以来,该县审批局累计受理各类事项34170件,办结34150件,办结率达99.94%;其中“135办结”34150件,占总办结数的100%。在省级要求4小时办结的基础上,优化流程、压缩时限、全面提速,进一步提质提效,全面落实“网上办、即时办、联合办、一日办”,在保质保量下控制2小时内、力争30分钟内审批。
今年以来,该县共新增企业2079户,企业主体总量达到18116户。审批局以企业需求为切入点,对无债权债务、债权债务复杂、违法失信等不同情形市场主体实行“分类注销、一网服务,提前预检、同步办结”,推动注销便利化改革从“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纵深发展。今年以来,共注销企业678户,其中简易注销463户。
积极推动“便捷化”
实现“多渠道好办”
除了现场办理外,该县审批局依托河北政务服务网和玉田县行政审批局微信公众号积极推行“不见面审批”,重点推进政务服务“掌上办”提升工程。目前,该县1541项政务服务事项已100%实现了网上可办。归集了59个种类近18000张电子证照,并将办件使用到的265枚印章全部备案为电子印章,为“网上好办”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打造21个乡镇(街道)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和769个村(社区)级综合服务站,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设立“跨区通办”窗口及与其他县区签订《实施企业开办“全市域通办”联动机制协议》等方式,积极推进跨区域政务服务模式,进一步拓宽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渠道,提升了政务服务的便利化水平。审批局还通过落实“好差评”制度、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方式,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全力疏通企业和群众在行政审批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使办事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全面实行“透明化”
实现“公正看得见”
全面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对化肥、种子等16个领域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实现了监管透明化。依托唐山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进行双公示,现累计上报行政许可信息934条,上报行政处罚信息359条,实现了两项信息的透明化。
组织金融机构入驻市级平台发布金融产品,并引导企业注册,“信易贷”平台累计入驻企业1913家,累计发放贷款202笔共计39380万元,实现了信贷透明化;共归集涉及14个领域的涉企信用信息9785条,实现了企业信用信息透明化。
建立信用修复提醒机制,累计为企业完善82条信用记录,信用修复率达25.54%,实现了企业信用修复透明化;制定了《玉田县政务失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坚决纠正新官不理旧账、击鼓传花、违约毁约、欺商骗企等政务失信行为,实现了政务失信行为透明化。
(刘淑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