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玉田县农牧局2018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8-12-28 09:34     来源:玉田县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今年以来,农牧局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团结协作,实干担当,主动适应新形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总目标,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全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较快较好发展。现将全年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供给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新增强

一是粮食生产实现丰产丰收。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23万亩,总产量51.9万吨。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全年调减籽粒玉米1.5万亩、小麦0.3万亩,调增青贮玉米1万亩、蔬菜0.8万亩。二是蔬菜产业实现提档升级。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以提档升级为主攻方向,以“菜篮子”工程建设为重点,着力推动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蔬菜产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全县蔬菜播种面积50.4万亩,蔬菜总产量288.6万吨,总产值31.5亿元。其中,设施蔬菜面积12.5万亩,无公害蔬菜20万亩。三是畜牧生产稳中向好。全县主要畜禽猪、牛、羊、禽存栏分别达到61.5万头、11.3万头、9.2万只和590万只,出栏分别达到120万头、9.3万头、7.24万只和657.37万只,主要畜禽产品肉蛋奶类总产量28.68万吨,水产品产量4285吨,中华鳖产量320吨,淡水鱼产量3965吨,品种丰富、供应充足。四是完成全县20个乡镇、750个村、104.2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面积的外业核对工作,目前正在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数据库和制作公示图。

二、打造发展平台,现代农业基地建设跨上新台阶

一是基地建设上规模。以黑猫王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建设了200亩的玉田包尖白菜标准化生产基地,按照省级标准“玉田包尖白菜栽培技术规程”进行生产,采用黄板诱杀、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等绿色防控集成技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以金英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在虹桥镇打造占地100亩的大葱标准化生产基地,按照市标“玉田五叶齐大葱栽培技术规程”生产,使用低毒生物农药进行防治。二是以小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天安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创建主体,建设马铃薯、大白菜精准农业示范基地3个。

三、坚持绿色发展,农业环境保护治理实现新突破

一是深入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因地制宜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27万亩、长效缓控释肥料16.5万亩、有机肥11万亩,提高了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减少了化肥用量,避免了过量使用化肥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二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县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900万元,占全年任务的85%,48家规模养殖场中有45家完成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三是全年推广洁净型煤1.6万吨,依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完成秸秆收储运5.83万吨,秸秆还田1.95万亩,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重点区域利用率达到100%。

四、激发发展动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焕发新活力

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指导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县累计流转土地34.46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35.1%,适度规模经营(20亩以上)面积达到23.25万亩,规模经营率达67.5%。扎实推进全县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全县有20个村、12个组完成了清产核资,核实清产核资账面金额为4421.28万元。全县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2家,总数达到1470家;新建家庭农场12家,累计96家;新增种养大户30户,累计379户。

五、加强体系建设,质量安全保障能力跃上新高度

一是在全市范围率先开展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引导农福缘和黑猫王农民专业合作社配备整套合格证出证系统和设备,实现电子出证和质量安全可追溯。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加大主要农产品抽样检测密度和频次,累计开展蔬菜样品农残速测1456批次、蔬菜农残定量检测467批次、畜禽水产品和尿样检测855批次。二是全年累计指导病虫害防治面积418万亩次,开展重大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85万亩次,覆盖率达39%,绿色防控面积107万亩次,覆盖率达32%。2018年度我县农药使用强度达到0.098千克每亩,农药使用量较上年减少13.4%。三是全县共有无公害农产品30个,绿色食品3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农福缘合作社的大白菜、芹菜、草莓、西红柿、黄瓜,沃绿达合作社的大白菜,玉鑫合作社的大白菜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复审;集强合作社的萝卜和白菜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六、创新科技应用,强化要素支撑

一是1000万元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900万元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600万元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项目和200万元包尖白菜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项目等重点项目先后落户我县并且资金全部到位,全年累计到位各类惠农政策类项目资金1.96亿元。二是依托8个农技推广区域综合站建设完成8个基层农技推广“1+1”技物配套服务模式农业科技服务大厅和1个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全面完成农村实用人才1100人的信息整理汇总建库工作。培育省级新型职业农民300名,培训农民5万人次。三是全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58%,农机总动力69.4万千瓦,农机深松达到18万亩,林南仓镇5000亩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项目已完成修建田间道路和渠系建筑物等主体工程。四是依托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包尖白菜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项目和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在重点合作社、重点部位和重点品种等方面布局建设农业物联网,建设完成75个物联网示范点,实现了生产过程可视化。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