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利局:
我积极按照上级政策,落实河长制相关工作,现就此项工作答复如下:
一、玉田县河长制开展情况
玉田县是农业大县、水利大县,县域内河多、渠多、水利工程多,境内有蓟运河、还乡河、双城河、兰泉河、金水河、双城河改道6条主要行洪河道,河道总长度203.6公里,流域面积1107.6平方公里。南部65万亩洼地沿河27座泵站,有主排干渠45条,长265.5公里;支渠237条,长512.4公里。
自河长制开展以来,我县严格按照上级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监管、提标准”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各级河长职责,特别是县级河长协调督导推动作用,各乡镇主体作用,合力攻坚纵深开展河渠水环境整治,全面推动河长制工作从“见河长”、“见行动”进入“见成效”阶段,河渠治理成效显著,水体改善趋势明显。2018年率先在全市启动清河行动,经过一年的整治,我县20乡镇2个园区共排查治理排污口18个;清理河道垃圾302处、2.22万方;清理增量反弹垃圾2.63万方;完成96处傍河工商业污染源治理;治理完成126个坑塘、养殖场;完成55处河道淤泥及障碍物清理,计38.59万方;完成4处污水提标增容或纳网改造;完成228个傍河村环境治理; 完成河道内违法建筑拆除353处,逐步实现“河畅、水清、渠净、岸绿、景美、惠民”的工作目标。为拓展河道“四乱”清理,2019年3月份,启动了沟渠深度治理,并将沟渠整治纳入了全县人居环境整治,全年举行了四次全县沟渠治理拉练评比活动,全县共清理河道、干支渠103条,长446公里,出动机械8620台次,人工11890人次,清理垃圾淤泥60万立方米,拆除厕所等违建998处。2020年,按照省、市河道清理整治工作部署,我县除对纳入省河湖清理整治范围的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18条河渠进行清理整治外,还将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的渠道纳入了集中清理整治范围。结合2次人居环境拉练评比活动,截至目前,共清理河渠垃圾柴草16700立方米,清理违法建筑及养殖119处。
二、建立社会参与机制,营造全民治河氛围
我县河长制办公室在县、乡、村三级“官方河长”的基础上,于2018年12月、2019年3月、2020年7月,三次公开向社会招募身体健康,有时间、精力,居住或工作在河渠附近,且熟悉河渠,口碑好、威信高、热心于公益事业的200余名 “党员河长”、40余名“企业河长”组建“玉田县护河志愿者服务队”,共同参与县内6条主要行洪河道及45条主排干渠道的治理管护工作。推行“党员河长”、“企业河长”是对我县现有“河长制”工作的补充和监督。
三、积极谋划全域治水项目
为全面解决我县南部河渠水环境问题,谋划上报了总投资8.1亿元的全域治水债券项目,围绕水环境、水安全、水景观,计划重点实施干支渠汇流口治理、傍河村农户生活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等9项工程。目前,项目已完成可研审批和“一案两书”,录入省财政厅项目库,并通过省专家组评审。
四、下步工作
一是强化河长巡河提高巡河率。按照《关于进一步强化河长湖长履职尽责指导意见》《河北省河(湖)长巡查工作制度(试行)》规定的巡河职责和频次要求,组织各级河长巡河履职。按照上级要求,县河长办向县级河长发巡河提示函,对乡村两级河长巡河情况进行周通报。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巡河实效。各级河长在开展河道巡查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掌握河渠日常状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协调解决问题。对河道内垃圾、养殖反弹等“四乱”问题进行排查整治的同时,将清理整治重点由河道向沟渠延伸,由重点区域向全域延伸,实现河道清洁通畅。
三是创新监管手段。县河长办将探索实行“互联网+监管”模式,利用无人机航拍,及时发现解决河渠管理范围内乱占、乱建、乱排等问题,实现水域岸线全覆盖监管,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
四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玉田广播电视台对典型河渠问题和河渠长失职失责问题有序引导、主动曝光,发挥媒体监督警示作用,推动问题解决。同时采访报道河长制先进事迹,树立典型,并多层次、多频率组织护河志愿活动,形成正面积极舆论引导。督导各乡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引导群众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河长制工作工作。
玉田县人民政府
2020年9月26日
联系电话:0315-6112198
主办单位:玉田县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315-6112512
冀ICP备09043655号-36 网站标识码:130229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