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对政协唐山市十二届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124301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发布时间:2020-11-02 18:34     来源:玉田县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农业农村局    

我积极按照上级政策,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现就此项工作答复如下:

2018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县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各乡镇、村积极落实农村各项建设和清理工作,农村垃圾围村、乱堆、乱倒情况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农村环境得到提升。首先,为有效解决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问题,2018年,我县引入市场化生活垃圾清运处理机制,县财政每年拿出1700万元,与北京首创公司签订了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全县共配置保洁员1500多名,布置垃圾桶2.2万余个,配备垃圾清运车辆39辆,健全完善日产日清机制,完成了生活垃圾收运全程监管平台建设,首创公司所属每个垃圾清运车辆均安装了电子跟踪系统,实现了收运全程监控。年初以来,全县已累计清理各类垃圾26万方。其次,2020年继续深化以“五清三建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年内,计划对164个村开展道路硬化,硬化道路51万平米,其中:2020年先进地区整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村内道路硬化),目前已完成道路硬化35190㎡;利用农村人居环境财政”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完成道路硬化面积13.3万平米;年内580个坑塘治理任务已全部完成;已建设美丽庭院43881个,完成村庄绿化12430亩,安装路灯1585盏再次,我县坚持加强规划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目前,全县共计750个自然村,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县重点研究的课题。近年来,随着上级各部门的重视,我们逐渐认识到农村规划的重要性,特别是2015和2016年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和2017年的美丽乡村工作以及2018、2019、2020年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从农村规划编制、村容村貌整治、村落卫生运动,逐渐提升农村面貌,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我县农村规划编制工作一直在稳步推进,现已编制完成483个村庄的规划,基本实现了村庄规划全覆盖,从规划方面科学指导村庄的建房、发展和各项基础设施的实施。

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通过建立“财政补、企业帮、群众捐、社会筹”的资金投入模式,有效拓展了村庄清洁行动资金来源渠道。在县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坚持把村庄清洁行动和疫情防控相结合,每次观摩拉练都拿出100万元,今年已进行5次拉练活动,共投资500万元用于奖励先进乡镇。今年以来,整合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村庄清洁行动垃圾清运、道路硬化、坑塘治理、厕所革命、景观打造等活动。在此基础上,鼓励各乡镇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既善于借助企业、大户等外界力量解决资金问题,又充分调动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涌现出了一批感人的先进事迹

积极探索实践,工作机制不断优化。为推动工作扎实开展,我县坚持“每月一拉练评比,日常常态督导暗访”机制,每个月县四大班子领导带队,对所以乡镇工作进行检查排名,排名靠前的乡镇加大奖励力度,对排名落后乡镇,进行检讨性发言,形成了“人居环境整治比帮超”氛围。组建了各成员部门组成的10个督导组,加强日常检查和督导,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立即整改,以完善督导机制来查漏补缺。坚持“政府组织、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群众动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形成了齐抓共管、全力推动的生动局面。立足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制定了《玉田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管理的实施意见》,不断完善三方服务模式,充实农村人居环境保洁队伍,负责做好乡村道路维护、环境卫生保洁、公共安全管理、村庄绿化等工作。初步建立垃圾清运“户集、村收、公司清运、乡镇监督、县处理”的工作框架,基本做到了乡镇垃圾处理全覆盖。定期对全域无垃圾治理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确保了全域垃圾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健全村级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体系,完善村规民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序推进。积极探索村庄保洁、革除陋习的管理办法,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乡村各具特色的工作措施有效激发了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整治的内在动力,健康文明、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正在逐渐形成,全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呈现出全域推进、各方配合、群众参与、效果显现的良好态势。

虽然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做了扎实有效的工作,但按照上级要求和群众期望,仍然有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受传统习惯和落后观念影响,一些村庄卫生保洁工作不到位“脏乱差”问题不是根本解决。二是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教育引导的任务依然艰巨。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垃圾出口、污水出口持续跟进难

为不断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我县下一步将强化以下四个方面:

(一)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工作动力。切实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强措施、补短板、建机制、促提升,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提升、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现实需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我县有良好的生态基础、较好的新农村建设基础、坚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文化资源、优越的自然条件,在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中走在前、做样板。

(二)紧扣重点任务,持续推进治理。要紧紧围绕重点任务谋划布设项目,因村施策,精准发力,分类治理,全面推进,确保目标明确、成效明显。重点区域和重点乡村要进一步精细管理,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促进面上工作顺利开展。以问题为导向,持续完善好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站等重点骨干项目,使其发挥应有作用。完善工作体系,推进环境全域治理工作。

(三)发挥主体作用,实现共建共享。要进一步利用村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各类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环境意识和认识水平,逐步改变柴草乱放、污水乱排等生活习惯;要进一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制定村规民约,落实主体责任,提倡广大群众树立“垃圾不落地、玉田更美丽”等文明行为。要提倡村民意愿参与、开展监督的权利,动员村民积极投身美丽家园建设,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鼓励农民全程参与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支持村民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要积极组织开展农村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光荣榜等活动,增强农民参与整治行动、保护人居环境的荣誉感;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推广各地好经验,表扬典型户、典型人、典型事,努力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四)构建保障机制,确保常态长效。健全资金保障机制。要继续加大多渠道筹资力度,形成“本级财政奖补、上级单位争取、部分投入整合、受益群体自筹、集体经济补充、社会捐赠赞助”的多元化格局,着重挖掘社会企业、在外乡贤等资源,争取互利共赢。要坚持建管结合,逐步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

                            

                           玉田县人民政府

2020926


联系电话:0315-611219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