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北省第十三届政治协商会议
第二次会议0512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市政府办公室综合协调处:
关于“提升基层政府应急能力建设水平”的建议收悉,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为提高我县应急管理能力,重点采取了六项措施:一是进一步优化应急预防流程。完善突发事件风险监测、研判、预警、响应、处置工作流程。建立“风险源”辨识、申报、登记、分类、评估、监管的应急预防管理平台,形成权责明晰、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应急预防工作体系。对风险点进行梳理、分类、分析评级,实现应急管理关口前移。健全安全预防“吹哨人”制度。完善应急预防分级管控和风险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二是制定应急处置手册。手册中设置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流程、森林火险应急处置流程、地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防汛抗旱应急处置流程,以及安全生产事故首报信息模板、火情信息首报模板、森林草原火情信息直报模板、地震灾害信息首报模板,规定了突发事故时的处置方法。三是着手建立专业化应急管理队伍。规范应急处置快速响应的部门权责与工作程序。针对诸多重点领域建立应急决策、指挥、救援应对快速响应机制,组织工作人员应急知识培训,加强应急人员资源统筹调度。同时,引入专家,建立应急管理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四是提高基层应急处置综合保障能力。提升远程应急指挥通信终端、智能无人救援设备等新型应急救援装备和产品覆盖率,安排专人负责动态更新应急管理重点物资存贮、调拨、发放、管理等基础信息,形成即时更新的工作台账,切实提高基层应急处置综合保障能力。五是强化应急管理责任处置。进一步明确应急管理的范围、事类、程序、期限、授权主体,规范应急处置权,加强应急执法检查,加大对于应急管理失职和滥用应急处置权干部的问责、追责、惩戒力度。
下步,我县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强化值班值守和灾害事故信息报送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和双人24小时值班制度,配齐配强值班人员,健全完善交接班、检查调度、业务培训、轮岗交流等工作机制,推进值班值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严格落实紧急灾害事故信息报告规定要求,建立较大以上灾害事故直报省应急管理厅工作机制。加强应急、公安、消防、交通运输、卫健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加大网络舆情监测和有奖举报宣传力度,进一步畅通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优化信息报告流程,强化电话首报意识,坚决杜绝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二是完善会商研判制度。建立涵盖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各专业领域的综合研判团队,常态应急下,开展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月度以及重点时段风险综合研判,编发安全风险提示,提醒提示各级各部门和各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非常态应急下,加强统筹协作,充分发挥各专项指挥部专长和资源优势,及时跟踪掌握各类灾害事故发展态势,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联合会商研判,研究提出应急响应级别和应对处置方案的建议。三是优化分级响应流程。积极推进各级各类应急预案修订和完善,督促有关地方和部门制定人口密集场所人员转移避险预案,制修订乡镇(街道)、村(社区)应急预案方案,持续优化分级响应流程,提高灾害事故应对处置水平。分类制定洪涝、地震、森林草原火灾、生产安全事故等应急响应手册和指令清单,健全相应的应急指挥组织体系,明确各个响应级别的职责任务、流程措施、资源保障等具体内容,进一步推动各级应急指挥部调度指挥、应对处置等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四是加强监测预警和临灾叫应。推动完善自然灾害、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健全与气象部门的预报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将预警纳入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强化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完善各级别灾害叫应流程和标准,明确启动条件和叫应人群,落实直达网格责任人的预警叫应机制,提升风险实时监测、早期识别和精准预警叫应能力。五是健全应急队伍和物资调用。加强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应急处置联动,优化完善救援队伍调动机制。将森林草原灭火、防汛抢险、地震地质灾害救援、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以及乡镇(街道)、村(社区)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纳入应急指挥体系,救援期间实施统一指挥。健全应急救援队伍现场协调机制,引导社会应急力量规范有序参与应急处置和救援行动。完善应急物资统一调配和应急救援车辆优先通行机制,加强与大型物流企业和交通运输部门快速调运合作,保障救援力量、物资装备快速安全到达救援现场。
玉田县人民政府
2024年4月3日
主办单位:玉田县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315-6112512
冀ICP备09043655号-36 网站标识码:130229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