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政策信息
一、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措施解读
(一)政策解读。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未来,是祖国建设新生力量,也承载着很多家庭的梦想和希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事关民生改善、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受疫情和国际国内不确定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河北省人社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十九条政策措施》
(二)鼓励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有哪些政策措施?
一是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对吸纳符合条件高校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可在安排纾困资金、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时予以倾斜。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岗位补贴、吸纳就业补贴、扩岗补助等政策。建立中小微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绿色通道和申报兜底机制,可在档案存放地、工作地申报职称评审,首次参评可以一步到位申报相应级别的职称。落实科研项目经费申请、科研成果等申报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指导企业规范发布招聘信息,推进公开招聘。省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在年度用人计划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项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
二是挖掘基层就业岗位。社区专职工作岗位出现空缺要优先招用或拿出一定数量专门招用高校毕业生。继续实施 “三支一扶”计划、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有空编的县(市、区)事业单位,可通过考核或考试方式直接招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基层服务项目人员。
三是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初次创业社保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政府投资开发的创业就业载体要安排30%左右的场地免费向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提供。对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给予不超过其实际缴费数额2/3的社会保险补贴。
四是稳定公共部门岗位规模。今明两年继续稳定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高校毕业生的规模。深化落实基层法官检察官助理规范便捷招录机制。扩大科研助理岗位规模。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在年底前可实施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适度扩大研究生、专接本招生规模,保持高校毕业生入伍规模。
五是增加见习和临时公益性岗位。2022年征集见习岗位 5.5万个。对见习单位按规定给予就业见习补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实习见习基地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加项目研究的,视同基层工作经历,自报到之日起计算。开发设置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卫生防疫等5500个公益性岗位,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就业的困难高校毕业生进行兜底安置。
六是加强困难援助。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以及残疾高校毕业生和长期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援助的重点对象,建立帮扶清单,为每人提供针对性岗位信息,优先组织参加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及时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三)鼓励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有哪些政策措施?
我省县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时,可适当放宽年龄、专业、学历限制,降低开考比例,视情况增加招聘次数。对到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新录用为公务员的,试用期工资直接按试用期满工资确定,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的级别工资高定两档;招聘为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见习期工资直接按见习期满工资确定,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两级。落实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相关政策
(一)就业困难人员的条件及认定程序。就业困难人员一般是指持《就业创业证》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的大龄、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并连续失业一年以上、身有残疾以及因完全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
(二)援助措施、方式及补贴标准。对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后申报就业、办理就业登记,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最高不超过其实际缴费的2/3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公益性岗位安置的就业困难人员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补贴标准参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执行。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给予相应劳动合同期限的岗位补贴。
(三)申请及审批流程。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申报材料:灵活就业困难人员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应向当地人社部门提供以下材料:《个人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等。经人社部门审核公示、无异议后,按规定将补贴资金支付到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或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本人银行账户。
(四)办理部门:玉田县就业服务中心,咨询电话:6166905。
三、农民工市民化质量提升行动政策解读
(一)顺应县域农民工流动变化,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以提升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为重点,全面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政策落实落地,着力提高县域农民工就业质量和技能水平,维护劳动保障权益,扩大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强化基层服务能力,增强县域农民工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二)坚持多措并举,全力提高农民工就业创业质量。广泛收集本地、外地适合农民工的岗位信息,开展春风行动、重点群体创业推进系列活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金秋招聘月等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建立岗位定期发布机制系列专项招聘服务活动。支持区域打造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征、技能特点、带动就业能力强的劳务品牌。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政策,培养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畅通就业求助渠道,建立健全动态更新的岗位储备机制和多方联动的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帮助农民工解决求职困难。
(三)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升技能水平。一是做到培训与项目建设相结合。开展电工、电焊工等科目的培训,提升农民工技能水平,实现就地就近转移。二是做到培训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加强与各地的劳务合作,考察就业市场,了解用工需求,整合利用企业,校企联合培训等方式,重点加强保安、家政、电子、服装加工等市场需求量大的工种技能培训。三是做到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在开展培训过程中,按照市场需求和群众愿望,精心筛选一批实力雄厚、工资福利高、社会信誉好的用工单位,通过网络播放用工信息和印制张贴招工信息等方式,为务工者提供岗位信息和就业服务,实现培训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四)强化制度落实,切实维护合法权益。加大主动监察力度,预防和处理农民工欠薪问题。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作为重点,督促指导用人单位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按照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工伤失业向职业劳动者广覆盖思路,进一步扩大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规模,切实保障工伤农民工返乡后各项工伤保险待遇的落实,社保转移接续服务便捷顺畅。及时有效查处有关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做到随出随清、动态清零。畅通劳动争议仲裁“绿色通道”,健全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五)凝聚部门合力,不断加强县域公共服务供给。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推动县域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达标。加快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保障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深入推进“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全面落实县城取消落户限制的政策,实施户口迁移“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加快推进“网上办”,实现稳定就业生活的农民工便捷落户。
(五)夯实基础工作,全面提升基层服务农民工能力。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办设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或者在县、乡镇、村社区的政务服务平台设置农民工综合服务窗口,为农民工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广泛应用农民工综合信息系统,及时更新维护系统信息,加强对农民工就业创业、职业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社会融合等情况的动态监测。
主办单位:玉田县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315-6112512
冀ICP备09043655号-36 网站标识码:1302290007